“文物会说话”有声海报|7000多年前的长江下游地区,先民竟然用“骨头”耕地

新闻热点 2025-09-15 01:26:58 18723

  【“文物会说话”有声海报——“长江文明”系列

  【编者按】长江,文物连贯东西、说话沟通南北,声海不安于室网联结古今,报多交融中外,年前勾勒出中华文明的江下模样。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上,游地以“不尽长江滚滚来”为主题,区先一场长江与中华文明展举办,民竟讲述了长江之于中华文明起源、然用形成与发展,骨头耕地不安于室网之于中华民族融合、文物演进与复兴的说话伟大作用。

  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,声海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。报多长江,是诗、是歌、是画,更是半部中华文明史。本期“文物会说话”有声海报专栏,甄选一批特色文物,以第一人称视角,通过有声海报与AI配音等形式,带你探寻长江畔弦歌浩荡的文明记忆。

点击图片,听文物讲故事

(☝点击海报,聆听文物故事)

  “一块被磨得锃亮的动物骨头,紧紧地绑着一圈圈藤条,藤条下残存着一块木棒……我是一件7000多年前的耕作农具,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。看见我,你一定会联想起长江下游地区先民们‘执耜而耕’的场景吧。”

  ——来自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带藤条残木柄骨耜的自述

  文物简介:

 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带藤条残木柄骨耜1973年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,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。骨耜利用偶蹄类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削凿错磨而成,是当时主要的耕作农具。这件骨耜证明了骨耜的横穿方孔是用来穿绳缚柄的,不是用来安脚踏横木的。

  监制:张宁  策划:李政葳 李春鹏  统筹:唐颖 储佩君  文案:李飞  制作:孔繁鑫 曾震宇  设计:杜丹

  光明网、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联合出品

“文物会说话”有声海报|7000多年前的长江下游地区,先民竟然用“骨头”耕地

更多内容欢迎扫码关注“文物会说话”有声海报专题

[ 责编:刘昊 ]
本文地址:http://suining.hackpro.cn/html/24d5199924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世说中国丨塔吉克斯坦专家: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有力助推塔现代化进程

2025年全国“敬老月”活动将于10月开展

民政部发布有关养老APP涉嫌诈骗的提醒

内蒙古华北黄淮等地仍有大风 4月16日后南方多降雨

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(4月21日—4月27日)

友情链接